区域发展,人才是基石。
截至目前,两江新区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393人,其中院士9人。
9月26日,两江新区召开创新创业人才座谈会,邀请科技、互联网、医疗、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专家人才与新区干部一起碰撞思想。随着交流的深入,两江新区吸引高层次人才的“秘诀”也随之浮出水面。
两江服务令人才印象深刻
“回重庆第一天,我到两江新区组织部对接,不到10分钟,涉及项目相关部门的七八个工作人员就被召集起来,我们当场建立项目微信群,这点令我印象深刻,两江新区的服务和效率让我觉得非常温馨,非常感动!”会上,重庆布莱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蒙敏述说着自己的故事。
“我亲眼看到了重庆市支持创新创业和人才引进的决心,在详细了解了重庆的人才政策和创新政策后,我决定回国。”原美国科文斯实验室盐湖中心主任蒙敏,作为一名生物医药实验分析方面的国际一流专家,她毅然回到祖国,来到两江新区创业。随后,蒙敏利用国创会期间获得的两江新区1900万元项目奖励经费,成立了国内首家从事核酸药生物分析技术服务的实验室。
“我感触最深的是新区给予双创工作的强有力支撑和优越的营商环境,这也促使我们在科研工作中能够全情投入。”现任重庆大学药学院院长、重庆两江药物研发中心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官的贺耘,长期从事抗癌、抗病毒、抗耐药菌创新药物研究工作,曾牵头搭建了“药物先进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”等多个研发平台。
多维度开展工作吸引人才
为何两江新区的服务,令人才印象深刻。
在座谈会上,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介绍,通过完善城市配套功能、提升政府服务效能、加大招才引智力度等多个维度开展工作,是两江新区吸引人才的关键。
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方面,经过8年建设,新区的建成区面积扩展到250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增加到260万人。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上,新区坚持以高端化、国际化为导向完善城市配套,努力提供国际医院、国际学校、国际社区、人才公寓等高品质供给。
在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方面,两江新区通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“十项行动”,出台“放管服改革40条”,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,健全负面清单、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,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。如今,两江新区行政审批事项精简52.8%,平均办理时限由24个工作日缩减为9个工作日。
招才引智方面,两江新区出台“2+5”人才政策体系,每年安排1亿元人才专项资金,另设立10亿元科技创新资金、220亿元新兴产业基金及7只专业化基金,用来辅助人才创新创业。搭建了“两江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”等重点引才平台,院士专家工作站等专业引才平台,同时将“招商引资”与“招才引智”结合起来,开展“双招双引”,做到“走出去”引,“请进来”谈,“借外力”招。此外,两江新区还设立了“一站式”人才服务窗口,提供人才认定、子女入学、医疗等全方位服务,推动一批人才公寓建设。
已引进393名高层次人才
两江新区围绕人才引进实施的一系列举措,收获明显成效:截至目前,两江新区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393人,其中院士9人。依托企业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14个、博士后工作(流动)站31个、海智工作站16个、各类研发实验室16个。
汤宗伟表示,当前,新区正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及市委市政府对新区的战略部署,突出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,坚定不移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,聚焦智能制造和智慧城市建设,高水平建设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、礼嘉智慧生态城、两江协同创新区,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。
这一系列“大动作”需要更多高层次人才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“带动”作用,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“引领”作用,在招商引资中发挥“搭桥”作用。(首席记者 陈钧 记者 王先明 实习生 唐璨)